高端精密管的生产很难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
中国的精密管产能已占全球产能的半壁江山,仅河北唐山市的产能就比整个欧洲的总
产能还要高,如此庞大的产能遭逢市场寒冬,势必造成产品大量积压。但很多地方非但没
有减产,反而让钢企继续开工,有些亏损钢企甚至是在地方政府补贴下赔本经营,这使得
这些钢企的库存压力像滚雪球一样增加,精密管价格出现雪崩也就不可避免。 为何过剩的行业僵而不死?因为精密管产业仍是政策主导,市场的调控作用没有得到发
挥。地方政府在产能早已过剩的情况下仍不断增加投资,甚至不顾市场规律给亏损企业
输血续命 ,都是为了 保增长 、 保就业 的政策目标。 从产能结构上看,中国钢企的典型症状是高端产能不足、低端产能泛滥。虽然中国精密
管产能高居世界第一,但精密管制造技艺却仍处于较低水平,高端精密管的生产很难满足
国内市场的需要。与此同时,只能生产麻花钢等低端精密管的 小精密管 却连年扩张,这
些企业的生产成本只有每吨30元左右,而技艺水平较高、环保处理达标的钢企生产成本则
是每吨120到150元,这种生产结构导致市场上充斥的精密管多为 ,这些 白菜货 也只能
卖出个白菜价 。
|